1.日本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有哪些
在可供比较的16150家日资(含与日合资)企业中,无疑在上海的企业是最多的,达到了6126家,所占比例37.9%,也就是说,近五分之二的日资企业选择了上海。看来日企看中的是上海的开放和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最近有报道说央行的二部准备迁往上海,这无疑为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不过,排在第二位的不是北京,也不是广东,而是辽宁,日企有2142家,占可比数据总数的13.3%。想想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辽宁的地理位置与日本相对较近,辽宁又是我国的工业重地,在东三省中又最为发达。投资辽宁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排在第三的是山东,日企在山东有很长的投资历史,与日本地理位置也相对较近,在山东的日资企业为1678家,所占比例为10.39%。排在第四的是江苏,江苏与上海地理位置很近,经贸关系十分密切,而物价水平相对较低。在此的日资企业有1515家,所占比例为9.38%。其中又有十分之一的企业在苏州昆山市。
在日资企业在华地域分布排名中,北京排在了六,882家,低于排在第五的天津(949家)。而广东的排名较为靠后,486家,其中深圳199家,广州72家,珠海52家。
日资企业在华地域分布
2.日本企业在中国都有哪些
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有东芝,伊藤洋华堂,富士通,丰田,松下电器。
1、东芝(中国)有限公司1995奶奶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经营产品种类包括东芝全线产品,经营模式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环保等诸多业务。
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约占20%。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将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中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东芝全球事业的重要支柱。
2、成都伊藤洋华堂成立于1996年,是经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其主要股东为世界500强的柒和伊控股有限公司下属日本国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
成都伊藤洋华堂以春熙店、双楠店、锦华店、建设店、高新店、温江店6店为核心的店铺,以“三感的实践”努力为顾客营造一个“安全”“安心”“便利”的购物环境。
以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注重推行新的生活方式,创造流行提案,不断向顾客提供新价值的商品、新颖贴心的服务,以持续革新赢得成都市民的信赖和支持。
3、富士通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在计算机平台产品、软件与解决方案、通信、半导体研究开发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富士通在华投资累计已达80亿人民币,共设46家公司,员工约2万人。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平台产品、流通领域终端设备、零售领域终端设备、金融终端设备、软件开发及支持、咨询及系统集成业务等。
4、在中国,丰田汽车努公司努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汽车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各项社会贡献活动,努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丰田积极参与在中国的整车、发动机及汽车配套设施的相关事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丰田分别与第一汽车集团和广州汽车集团合作。
截止目前,已在天津、广州、成都、长春合资建立了6个整车工厂和4个发动机工厂,推出了包括混合动力车Prius普锐斯、Camry HEV凯美瑞·双擎在内的16款深受中国用户喜爱的车型。
5、1978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开始在中国投资,把松下在中国的事业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融为一体。
从电子材料到零部件,从部品到整机,从家用电器到工业机器,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进行的技术合作项目160多项,建立合资独资企业53家(上海7家公司),总投资近15亿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藤洋华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士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田汽车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3.日本企业在中国都有哪些
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有东芝,伊藤洋华堂,富士通,丰田,松下电器。
1、东芝(中国)有限公司1995奶奶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经营产品种类包括东芝全线产品,经营模式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环保等诸多业务。
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约占20%。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将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
中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东芝全球事业的重要支柱。2、成都伊藤洋华堂成立于1996年,是经原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
其主要股东为世界500强的柒和伊控股有限公司下属日本国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成都伊藤洋华堂以春熙店、双楠店、锦华店、建设店、高新店、温江店6店为核心的店铺,以“三感的实践”努力为顾客营造一个“安全”“安心”“便利”的购物环境。
以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注重推行新的生活方式,创造流行提案,不断向顾客提供新价值的商品、新颖贴心的服务,以持续革新赢得成都市民的信赖和支持。3、富士通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在计算机平台产品、软件与解决方案、通信、半导体研究开发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
富士通在华投资累计已达80亿人民币,共设46家公司,员工约2万人。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平台产品、流通领域终端设备、零售领域终端设备、金融终端设备、软件开发及支持、咨询及系统集成业务等。
4、在中国,丰田汽车努公司努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汽车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各项社会贡献活动,努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丰田积极参与在中国的整车、发动机及汽车配套设施的相关事业。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丰田分别与第一汽车集团和广州汽车集团合作。截止目前,已在天津、广州、成都、长春合资建立了6个整车工厂和4个发动机工厂,推出了包括混合动力车Prius普锐斯、Camry HEV凯美瑞·双擎在内的16款深受中国用户喜爱的车型。
5、1978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开始在中国投资,把松下在中国的事业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融为一体。从电子材料到零部件,从部品到整机,从家用电器到工业机器,到目前为止,在中国进行的技术合作项目160多项,建立合资独资企业53家(上海7家公司),总投资近15亿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藤洋华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士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田汽车公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4.中国与日本合作的公司有哪些
1、在8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开始进入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时,由于日本市场存在大量正式、非正式的贸易壁垒,使得摩托罗拉公司举步维艰。
到1987年,它与东芝结盟制造微处理器,并由东芝提供市场营销帮助,此举大大提高了摩托罗拉与日本政府谈判的地位,最终获准进入日本的移动通信市场,成功地克服了日本市场的进入壁垒。2、1984年,美国的长途电话业解除管制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获得了产品经营的自由,进入了个人电脑市场。
IBM采取的反击措施是与AT&T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MIC结成联盟,并收购了MIC20%的股份,通过MIC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低价战略来箝制AT&T。3、法国汤普逊公司与日本JVC合作生产、销售录像机。
双方按照协议规定相互交换自己的特长:JVC向汤普逊提供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而汤普逊向JVC提供其在欧洲市场上的成功营销经验。这是一种机会均等、互惠互利的合作。
4、AT&T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在1990年达成的相互交换技术的协议:AT&T向NEC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而NEC则向AT&T提供计算机芯片技术。大多数成功的战略联盟都是为了实现双方优势要素的互补而签订的平等互利的协议。
5、飞利浦与松下结盟,共同制造和销售飞利浦的数字式高密磁盒(DCC),在松下帮助下,使犇犆犆系统成为新的行业技术标准。因为与此同时,索尼公司也正在开发高密磁盒技术,并努力使其成为新的行业标准。
而这两种技术相互替代,最终只能有一种得以普及成为全行业的技术标准,另一种必然要被逐出市场,约1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也就化为乌有。因此,飞利浦与松下结盟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大大增强了企业在这场激烈竞争中的地位。
6、通用电气公司和斯耐可玛(Snecma)结盟共同制造民用客机引擎。7、TRW有限公司和日本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结盟,共同生产汽车零部件并供应设在美国的日资汽车组装厂。
在联盟协议中,TRW规定了详细的保护性条款,禁止联盟企业与TRW竞争,向美国的美资汽车制造商,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供应零部件。这类合同条款排除了日本公司通过结盟而进入TRW的原有市场、成为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5.日本在华投资的企业有哪些
富士通FUJITSU、柯尼卡KONIKA、索尼SONY、JVC、松下PANASONIC、东芝TOSHIBA、奥林巴斯OLYMPUS、尼康NIKON、佳能CANON、美能达MINOLTA
富士FUJI(富士胶卷)OKI、爱普生EPSON夏普Sharp、三洋Sanyo、TDK、卡西欧CASIO、日立HITACHI
本田HONDA、丰田TOYOTA9(雷克萨斯)、铃木SUZUKI、日产NISSAN、
三菱MITSUBISHI、马自达MAZDA、五十铃ISUZU、斯巴鲁
立邦漆 资生堂SHISEIDO 、DHC、狮王_LION、诗芬_sifone 碧柔Biore、高丝KOSE、naturgo、欧泊莱、Kanbo ,嘉娜宝、东洋之花、SK-II 、宝丽、苏菲、Opear、鹅佩兰。
转载请注明出处爱问答 » 在中国投资日本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