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已经发掘的古墓地有哪些
中国已经发掘的古墓有梁庄王墓,狮子山楚王陵,中山王刘胜墓等等。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参加,共同对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该墓是一座王与妃的合葬墓,有其独特的葬俗,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随葬品有金、银、玉、(珠)宝石、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共计53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一墓随葬如此大量的金银珠宝,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未见,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是继定陵之后的又一明代重要考古发现。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这座楚王陵凿山为葬,结构奇特、工程浩大,凿石量高达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漆等质地。该墓的发掘被评为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
2.中国被发掘的著名的古墓有哪些
被发掘的陵墓:
春秋战国墓:河南上蔡县蔡国墓(部分被盗,国家组织发掘,2000年左右)。
汉墓:马王堆汉墓(辛追和其儿子的墓国家组织发觉,利苍墓被盗1976年)。
曹操墓(被盗后国家组织发掘2009年)曹植墓,文革期间,国家组织发掘。
唐代,唐太宗的乾陵,被盗,五代十国期间。
宋,基本全被盗,陵墓毁坏严重。
明:朱元璋孝陵(可能被盗)、万历定陵(58年国家组织发掘),明十三陵其他完好未发掘。
清:三处陵墓群,只有清东陵被盗,而且除顺治的陵墓外全部被盗,盗墓者军阀孙殿英1928年。
另外还有很多不知名墓主人的墓,建议你看看探索发现。
3.中国古墓有哪些还没发掘出来
没有找到的陵墓:
周代历代天子的陵墓
曹操历来以七十二疑冢。
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墓。
辽、金代帝陵。
元代历代帝王的陵墓。
明确找到或者成规模的:
秦陵、汉陵、唐陵以及隋文帝的杨陵,大都在西安咸阳地区。秦二世胡亥墓在西安市区内。唐朝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
宋陵,在河南巩义地区,南宋的在杭州绍兴地区。
吴越王墓在杭州地区。
明十三陵在北京,朱元璋孝陵在南京紫金山,孙吴大帝孙权陵也在那里。
清东、西陵在河北省,努尔哈赤、皇太极陵在辽宁省(辽阳、沈阳)。
4.中国目前已经发掘的皇帝陵墓有哪些
1、明定陵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
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
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2、长陵
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长陵由黄土夯筑而成,覆斗形,至今仍高达33米。根据测量,墓冢的底部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35米;墓冢顶部东西宽55米,南北长35米,与史籍记载相近。
3、清孝凌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比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两位皇后全部采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宫中仅留有三个骨灰坛,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确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宫的防御严密,这使得清孝陵成为在民国时期清东陵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皇陵。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4、泰陵
清西陵里雍正的泰陵最为引人注目,不在于它在清西陵是首陵,规模最大。而是在于雍正究竟是不是金头入葬,究竟是不是被刺杀而死。在1975年清理了清东陵乾隆地宫以后,学术界不断鼓吹要求发掘泰陵,而且泰陵宝城琉璃影壁旧有盗洞一个,泰陵地宫一直被认为早就被盗。
198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1980年4月8日,正式发掘泰陵地宫,河北省,保定市和易县文物局的头头们亲临现场指挥。大批媒体云集泰陵。上午9点,发掘开始,在沿着盗洞口下挖了两米以后,发现下面是原封土,盗洞只挖了两米,泰陵没有被盗过。
5、汉鲁王墓
汉鲁王墓共有汉墓八座,均依山开凿,墓门皆向南,东西并列,墓室结构大同小异,有墓道、东西耳室。墓门直通前室,里面有模型车,前室外两侧有小甬道通向两耳室,东耳室存谷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两侧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对两侧室,四室结构相同。
墓内由前至后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四墓共葬车12辆,马50匹,车马饰器368件。汉鲁王墓依山开凿,工程浩大,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罕见,对汉代王陵制度及鲁地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极具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定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陵
5.我国近年5大考古发现有哪些
其实近年还有很多考古发现,只列举下面几例:2010年度古新发现:“南澳1号”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以陶瓷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窑系产品极富特色。由于漳州窑的属性,目前国内传世与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见,窑址发掘亦多为残件;本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成品,同时也填补了16-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发现: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在5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
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老奶奶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调查及发掘的数量众多的旧石器地点完整地连接起来。
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
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2012年考古发现: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点,尚存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
其中北组的中部偏后,有三座地面保存较高的圆台形建筑基址,编号为YT1、YT2和YT3。根据发掘的遗迹形制和遗物可知,YT1应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六角形佛教建筑基址。
于辽代始建,至少进行过两次大规模修筑,金代以后才逐渐废弃。YT2和YT3可确认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砖、散水的做法和规格均与YT1相同。
本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辽代都城遗址考古。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确认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
佛寺北组为东向的长方形院落,四周有院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大型的六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建筑(YT1),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砖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筑基址和广场。
YT1建筑结构特殊,柱础雕刻莲花纹、龙凤纹,出土刻画写实、彩绘贴金的泥塑造像,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基址的等级和功能。这次发掘成果确认了西山坡建筑遗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性质,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形制布局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同时本次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辽代考古、历史、佛教和建筑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考古发现: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地点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工作,共发掘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
墓葬均早期被盗。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分为有底箱和无底箱两类。
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为南北向,椁室长5~7米、宽3~4.5米、高2~2.2米。
共出土遗物620余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奁、几、盘、盒、木俑、马、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织机模型等;铜器有弩机、带钩、扣饰、钱币有“半两”和“五铢”;另有少量铁器、竹编器、草(棕)编器等。重要收获有M1出土的50余支木牍、M2出土的玉质印章和4件竹木制织机模型、M3出土的920余支(编号数量)竹简及人体经穴漆人像等。
M1出土木牍书写内容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类。M3竹简为医简,经初步整理,医书暂定名为《五色脉诊》《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医马书》。
墓葬年代初步推测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出土四部织机模型应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综多蹑织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医简是继马王堆之后出土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简医学文物。
2014年考古发现: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
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这里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该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该遗址的发现既是岭南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
6.中国被盗的大型古墓有哪些
中国被盗的大型古墓分别有以下几个:
1. 西周大墓,即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的陵坡墓地。发掘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墓地中规格最高的32号大墓,由于被盗严重,甚至出土了2002年的矿泉水瓶,而出土文物寥寥。该墓此前即被认定是一个诸侯国国君级别的大墓,后又被怀疑是周公墓,可是最终由于出土器物没有确凿认定,而至今不知墓主身份。
2. 九连墩古墓,由于墓地土质为沙土,屡发塌方险情,但也正是由于坍塌,使盗墓者仅进入南椁室,所以损失不大。楚墓很多,但十墓九空,多是被盗空。该墓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墓主人被认为是楚国高级官员。
3. 徐州狮子山汉墓,早年间曾被盗,由于做贼心虚、过于匆忙,盗墓贼漏过了狮子山楚王墓甬道两侧密封着的几个耳室,这一失漏使大批文物珍宝躲过了劫难。该墓发现的金缕玉衣被认为是我国发现的最精美的一件玉衣。玉片共有4248片,均为玉中极品,遗憾的是金缕玉衣上的金丝被盗墓者抽走了。
4. 秦桧独子墓,即2006年备受关注的南京江宁“疑似秦桧墓”,墓主其实为秦桧独子秦熺,在3个墓室中共出土金、银、铜、漆、瓷、铁质文物100余件。该墓的墓室呈倒“品”字形朝向北方,中间的秦熺墓已被盗过,墓主已无处寻觅,而西北角的墓室为秦熺正室夫人墓,但因为没有墓志,不知道秦熺的正室夫人是何许人。
7.世界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有哪些考古发现震惊世界
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是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已发现了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兵马俑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其中,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从服饰、甲胃和排列位置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身份,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
意 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8.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古墓
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御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
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
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
清东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汉茂陵
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桥陵
桥陵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
9.2014中国最近有哪些古墓被发掘
中国江苏网1月13日讯 武墩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墓群发掘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共清理出92座墓葬、600余件各类出土文物,是淮安市博物馆近年来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时代跨度长、出土物最丰富的墓地群。
1月15日,四川仁寿富加镇发现的一宋代时期古墓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中。古墓为双室石室墓,其中一墓室左右两侧刻精美武士、另外一墓内还有仙鹤等浮雕,墓内一石板上还刻有文字。古墓系当地在修建公路时发现。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表示,古墓内的浮雕和文字等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2月23日,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东风刑警中队接到群众报案:佘某战等人在渭城区底张镇幸福里工地基坑内盗掘古墓。经咸阳市司法文物鉴定部门鉴定,4人盗掘的古墓葬为秦代至战国时期古墓葬,盗得的文物均为战国——秦代一般文物。
10.中国目前还有哪个古墓没有被发现
元朝皇帝的陵寝到现在一座都没被发现。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明朝皇帝的陵墓在昌平,清朝皇帝的陵墓在遵化和易县,它们都离北京城不太远。
1227年8月25日(夏历七月己丑),成吉思汗病逝于清水县行营。临死时,他叮嘱部将“密不发丧”,实行“密葬”。根据《多桑蒙古史》记载:“诸将奏柩归蒙古,不欲汗之死讯为人所知,护柩之士在此长途中,遇人尽杀之……葬后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辨墓在树之下。”
元朝皇帝的葬礼十分简朴,不起坟头,不造明楼,不浪费耕地,又安全保密。连其子孙都不知其陵墓在何处,更何况外人和后人呢。当然,也许有一天,考古工作者会发现元朝皇帝的陵墓,那肯定会是条大新闻。
扩展资料:
日前,河北献县职教中心在施工建设中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出土了三彩执壶、白瓷碗、铁熨斗、红陶双系罐、灰陶盘、黑釉灯盏等生活器物。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说,古墓距离地表两米多深,是一座南北方向的砖室墓,墓室总长约6米,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圆形墓室组成,墓里有一男两女三具骨骸,随葬器物反映了唐代人的富足生活。
2015年8月2日,新疆昌吉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近期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发现一处2000年前的大型古墓群,根据现存墓葬型制和采集的遗物,初步判断为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此次发现的平顶山墓群,位于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东南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古墓群类型多样,数量较多,其中秦汉古墓群面积约6万平方米,共分布有5座圆形土石封堆墓。在此次发现的100多座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座直径70米、高9米,四周布满巨石土堆,有可能是东天山草原部族的贵族墓。
2013年9月,万源市发现了庞大的清代古墓群,有现存古墓150余座,建造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考古价值,这让观赏者们无不叹服。古墓群位于当地丝罗乡邓徐坝村,大多修建于清代年间,有现存古墓150余座,大多建造精美,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考古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熊文缌”古墓和“熊大升”古墓。清代年间,丝罗地区熊家是首屈一指的巨豪墨客。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8年),官府赐给太学生熊秀芳巨型木质镀金金匾一幅,上刻“领袖成均”,后熊氏兴盛。
2015年11月,在江西新建,考古人员发掘一座距今2000多年、迄今现场挖掘出的铜钱堆积如山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专家认为海昏侯墓与西汉海昏侯国存在很大关联,墓葬主人就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
参考资料:古墓_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