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2、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
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
4、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
5、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者爱人”,即仁爱思想。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绝不是要回到过去,最关键的是通过国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使之在现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文化形态,并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弘扬其优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不断激活这些精神;
树立和强化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国文化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2.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基因是什么意思
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基因,指从汉字中能看出很多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指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一种载体。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象磁铁般的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每一笔,都是饱蘸着华夏碧血写就的。在海外,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几多慰藉几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
3.传承中国汉字作文
中国汉字复杂多多,博大精深,从以前到现在都有很久的历史了。那一个在纸上的汉字,就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在纸上跳舞,只要你仔细地看看汉字,差不多就可以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可如今,汉字在传承上出现了一点问题。
如今,中国变得比以前富强,科技技术也比以前更发达了,大部分的人们能用上智能手机、电脑,再在家里装个无线网络连接器,就能实现“足不出户”也能“遍知天下事了”。这样虽然对我们有很多好处,但它对我们的坏处也清楚地反映了出来,比如:智能机制打字用多了,就不会写字了,很多字不是不懂,而是不知道偏旁或其中一个部分是什么,中国汉字的传承正在一代一代地被削弱。
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使用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人反映:这些文字很多都会听不会写,同时还有《汉字英雄》的软件,让人们在游戏中学习,更方便人们去认识和传承汉字,人们对汉字的重视提高了。
4.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
1、没有汉字,我们的文化靠什么来传承呢?简单说起码应该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
2、传承中华文化,汉字衍生出的书法文化,使得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3、除此之外,汉字也能超越国界。在历史上,越南、朝鲜和日本都曾经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文化的传播需要载体,如果没有汉字,文化的传承依靠口口相传,势必支离破碎.
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汉字对中华文化本身来说是载体、是印证,文字可以视为一种符号,所以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其本身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汉字对传承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汉字和水书属于非拼音文字。在人类的历史上,比汉字更早的文字有两河流域的钉头文字和埃及的圣书文字,但是它们早已灭绝了,所以目前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世界各国使用的文字分为两大类,即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及拼音文字(其他文字).这现象难道不是很奇特吗?有人说汉字是中国五大发明,这话并不过分。我还想说,汉字是一个奇迹!
现今文字中,唯有汉字是我们祖先直接创造的,梵文字母传说是天神大梵天创造并授予人类,其他文字却都是从其他民族借用的。梵文字母用来拼写古代的梵文及现代的印度诸多的语言和尼泊尔语。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被称为世界三大字母体系。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使用拉丁字母,可见是从拉丁字母借用的;俄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等使用基里尔字母(或斯拉夫字母),是希腊字母改造而成的;拉丁字母也是希腊字母改造而形成的。阿拉伯字母的祖先——阿拉马字母(Aramaic)及希腊字母的祖先——迦南(Canaanite)字母也不是他们祖先直接创造的,而是借用了小方闪米特人(Semites)的文字(小方闪米特字母)改造而成的。根据大陆语言学家周有光的研究,人类最早的字母就是小方闪米特字母。但是,这种字母也不是他们直接创造的,而是借用了苏美尔人(Sume)的钉头文字,经过改造而成的。钉头文字最初是象形图书形状,后来由于书写工具——小棍加泥板的限制而演变成钉头的样子。钉头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圣书文字是埃及人创造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中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水书,它们都不是拼音文字。现在四者之中只剩下汉字和水书,其他两者都已经消亡了。
汉语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它的超方言特性及超语言特性。语言学家把中国各地的方言分为八大方言区。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几十个国家了。欧洲的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之间的差别比中国方言的差距小得多,但是他们绝不愿意承认各自的语言是“罗曼语”的不同方言,因为它们都是独立的国家。
除此之外,汉字也能超越国界。在历史上,越南、朝鲜和日本都曾经用汉字记录他们的语言。日本人至今还使用汉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日本人使用汉字,还有另一项重大发明,就是写中国字,读日本词。只要其他国家愿意,他们也可以这样做。如果真是这样做了,汉字就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符号了,就像数学符号一样,只表意,不表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爱问答 » 中国汉字传承着人们的哪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