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在哪些领域世界第一
1、激光技术。
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上市公司大族激光)。 2、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
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上市公司隆平高科)。 3、陶瓷技术。
陶瓷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领先技术。 4、反卫星武器技术。
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
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是我国镇国之宝(上市公司中国卫星)。
5、建桥技术。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桥(桥梁建筑霸主中国中铁)。 6、高原铁路建设技术。
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世界唯一高原铁路施工商中国中铁)。 7、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
我国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长江电力)。 8、排灌机技术。
安装在骆马湖的抽水机直径8米,计划再安装直径12米的机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机器人技术。我国的水下螃蟹系统,是世界独有的。
10、汽垫船是我国发明的。当时为了保密,没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术。我国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丝绸技术。丝绸是我国的传统技术。
现在仍然世界领先。 13、治理沙漠技术。
我国治理沙漠技术世界领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术。
我国在50--6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人畜瘟疫,当时和现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S病技术 猪流感疫苗技术。
我国防治SAS病技术世界第一水平。 16、汽车电池技术 世界一流(比亚迪)。
17、治疗性乙肝疫苗技术,世界唯一(重庆啤酒下属子公司)。 18、太阳能发电技术,世界领先,包括零排放冶炼多晶硅技术,代表公司,无锡尚德。
19、生物燃料技术,包括秸秆生产乙醇、丁醇,节约粮食,拓宽能源应用范围。 20、常规潜艇技术,超越俄罗斯,无法被探测。
21、航天技术,长征系列火箭,太空舱,月球登陆车。 22、IGCC,煤电热联产技术,包括煤制气,煤制油技术,以及正在成熟的合成气燃气轮机。
23、高速铁路技术,引进德国、法国、日本、英国技术,根据中国地理现状以及50年铁路建设经验,进行改进,已经是全球第一的水平。 24、常温中低速磁悬浮地铁,已经批准在北京和深圳开建,比普通地铁节能3倍,更安静,更安全,更能适合复杂地况,将来地铁建设可能不需要象普通地铁那样要求严格的工况标准。
25、量子通信,下一代通信模式,全球独此一家,已经在合肥建有全球唯一的城域示范,任何手段都无法窃听这种通信模式,怀疑在北斗二代上也有应用。 26、氢燃料电池,在氢燃料汽车上广泛应用,与世界同步。
27、移动通信技术,代表企业:华为、中兴,竞争对手:爱立信。 28、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购买自美国,已经掌握。
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已经成熟,示范堆在清华大学,商业堆在山东,在建。中子堆、核聚变示范装置都已建成。
伏波堆在研。 29、云计算技术,这个我们跟美国同步。
30、物联网技术,三网合一,为物联网铺路。 31、传感网技术,涉及的二维码技术,全球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
2.欧洲哪些国家在中国进口量最大,主要是进口哪些产品
由于美元的贬值,盯住美元的人民币相对于欧洲和日本也相当于在贬值,出口价格不变,但是却可以让欧洲和日本的进口商更加看好中国的产品。采访时专家表示,只要美元不出现暴跌,同时中国外贸出口进一步多元化,下半年中国外贸出口有可能继续保持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比如专门出口到法国的空调,在年初一万欧元可以买到34套,由于美元下跌,欧元相对上涨,现在一万欧元可以买到40套这样的空调,可以说,美元持续下跌,使得中国像这样出口欧洲的产品增加了价格竞争力。
广东格兰仕集团副总经理说::“因为这个是最敏感的,就比方说美元跌了10%,对欧元来说就等于价格跌了10%。而我们现在用美元结算,出口价格没有变,等于说是大降价了,我们对于欧洲来说就降价了10%。”
不好的地方:
1美元贬值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结构优化
2美元贬值可能冲抵中国货币政策效果
3美元贬值不利于中国资产价格的理性形成
另附文章一篇:《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
3.中国在哪些领域占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水稻、油料、水果等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均棉花、油料、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棉花、布、鞋、化纤、水泥、石材、钢铁等生活、生产资料的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目前有8600多座铁路、公路隧道,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 我国铁路每年完成的货物发送量和客运周转量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6%,却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输效率最高的国家。
人口领先
钢铁生产
中国有世界领先的雷达
中国生物科技
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纠缠交换
航空航天军事机械艺术等专业方面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的数字化、光缆化已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部分OLED专利技术目前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比如说白光器件、单层结构、红光材料等)
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有;
1、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领先全世界15年。
2、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超级稻被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陶瓷技术。陶瓷技术是我国传统的领先技术。
4、反卫星武器技术。我国已经发明寄生星多年。现在开始向菲律宾的一颗商业卫星部署寄生星。寄生星只有中国才有,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是我国镇国之宝。
5、建桥技术。我国是造桥王国,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称。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桥。
6、高原铁路建设技术。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
7、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我国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8、排灌机技术。安装在骆马湖的抽水机直径8米,计划再安装直径12米的机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9、智能机器人技术。我国的水下螃蟹系统,是世界独有的。
10、汽垫船是我国发明的。当时为了保密,没有向全世界公布。
11、打水井技术。我国在西北能打世界最深的水井。
12、丝绸技术。丝绸是我国的传统技术。现在仍然世界领先。
13、治理沙漠技术。我国治理沙漠技术世界领先。
14、防治人畜瘟疫技术。我国在50--6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人畜瘟疫,当时和现在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15、防治SARS病技术。我国防治SAS病技术世界第一水平。
人口领先
4.中国加大进口哪些行业受益
在此次减税行动中,原来适用于17%税率的企业税率降为16%,原来适用于11%税率的企业增值税税率降为10%(见下表),按照税率调整幅度直接计算,下调两档增值税税率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加上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对先进制造业、研发等服务业和电网企业的进项税额一次性退还,三项措施累计减税4000亿元。
具体来看,无论是降税前增值税率为17%的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是部分特殊行业的制造企业,都将受益于此次减税行动,所有制造业行业都将享受1个百分点的增值税下调。而在服务业中,此前租赁有形资产行业的增值税为17%,此次将降为16%。在交通运输行业、邮政服务、建筑服务、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都将从11%降为10%。
相应地,减税行动将刺激这些行业的投资意愿,增厚企业的利润水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我国对外贸易量最大的是什么 那个城市的吞吐量最大呢
机电工业是我国工业的支柱,涉及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等多个行业,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多达10万家。 上海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两年列世界第一
本报讯(记者 邵宁)由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举办的第一次“上海口岸发展论坛”于昨天下午召开。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文金到会并致辞。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出席论坛并讲话。会上发布的《上海口岸发展‘十一五’规划》披露,截至2006年末,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约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上海海港货物年吞吐量连续第二年列世界第一。
通过国家标准是基础,通过行业标准出口应该就没问题了,通过国际认证对外贸易就可以放心做外贸了!!!
6.如何看待中国进口增长的前景和领域
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进口国。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对GDP的占比并不高,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动态地看,中国当下能够为全球贸易伙伴提供的进口增量约为GDP的1%,如此中国将非常接近贸易平衡,中国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但中国的储蓄率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很难迅速陷入经常项目收支的持续逆差。
就中国的能源供求而言,中国在强调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运用。因此伴随着煤炭行业的去产能和技术升级,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上升较快。
在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达到了4亿吨,成品油进口逾2000万吨。同时天然气进口约800亿立方米。
中国油气资源的进口需求仍将攀升。而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发生了以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主调的能源革命,美国已实现了能源独立,已经并将持续地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
中美能源合作具有天然优势,一是中国能源需求集中在东南沿海,即西太平洋区域,太平洋航道宽阔顺畅;二是中国已有建造大型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能力,并在东南沿海逐步建设能源接收站;三是中美之间已有在能源领域展开长期合作的早期收获。因此中国每年能源进口的2000亿美元以上的大蛋糕,也会令美国能源企业长期获益。
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中美农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农业在走向适度规模化、现代化。
同时,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使得中国农业政策很难高度倚赖国际市场,但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的不足也显而易见,自雍正朝以来中国基本农田规模没有显著增长,农业提质增效的潜力只能倚赖科技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应当灵活运用好国际市场。看起来,中国在强调口粮安全的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口粮自费率;而在饲料粮等非口粮领域,则可更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市场,确立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的直观感受。
纵观全球,美国无疑是农业大国和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在农业领域,无论是粮食,肉类还是其他农产品,农业科技领域,中美都呈强烈的互补性。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7.GDP超10万亿,中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哪些国家手里
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约为10.4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
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要发展,自然离不开要消耗许多大宗商品。中国混凝土的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60%,据比尔-盖茨的GatesBlog,中国3年消耗的水泥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消耗的水泥量还要多。
中国铜消耗量占世界48%,消耗煤炭占49%,大米占30%,铝占54%,镍占50%,钢铁占46%,铀占13%,玉米占22%,黄金占23%,原油占12%,小麦占17%。消费这么大量的资源,中国当然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从那些国家进口了那些重要物质。 1、中国人消耗全球50%的猪肉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Nederland)此前称,全球的猪肉,有一半进了中国民众的肚子里。
但中国国内猪肉主要由小农供应,养殖成本较高,因此国内生产的猪肉价格较高,所以中国需要进口猪肉。 2014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略有增长,增至368700吨,占对华出口市场的65%。
欧盟中向中国出口猪肉的主要国家是西班牙、丹麦、德国以及英国。 猪内脏进口量在2014年略有增加,但仍旧低于2012年的水平。
亚洲的消费者偏爱动物内脏的产品和肉块产品,而西方人却不喜欢吃动物的内脏,所以这些东西在西方比较便宜甚至一文不值。因此这些在北美和欧盟没有多大价值的产品在中国有着利润丰厚的市场。
2、中国从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占进口总量的90% 虽然中国小麦进口数量年度差别较大,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中国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3个国家进口小麦的数量达到90%以上。中国进口的小麦主要是国内产量不足的优质小麦,主要有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美国软红冬麦等。
随着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与国内小麦价格差距缩小,价格优势消失,我国小麦库存量庞大,如果国际小麦价格高涨,我国政策性进口国际小麦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国际小麦价格高低是影响我国小麦进口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国际小麦价格也大幅下降。芝加哥小麦自2013年以来已经下跌近50%。
下面我们再看看中国进口大米的状况。 3、中国国内米价一度比越南米价高50% 据FT文章,中国2013年成为全球大米第一大进口国,中国之所以进口大米主要是国内大米价格较高,例如中国国内的大米一度要比越南大米高出50%左右。
据柬埔寨政府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大米进口量激增,帮助提振柬埔寨2015年大米出口增加。2015年柬埔寨向50多个国家出口538396吨大米,比2014年的387061吨增长约39%。
中国是柬埔寨大米的头号买家,其次是法国和波兰。 2014年前9月我国大米进口主要原产国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前9个月,我国自越南、泰国、巴基斯坦3个大米主要来源地的进口量共计179.44万吨,占比98.25% 美国农业部此前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的大米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的14%。
然而过去三年里,中国变成了大米净进口国,积极从越南、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进口水稻。 4、美国、巴西、阿根廷种植转基因大豆 中国对大豆的消耗量大概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22%。
可以说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主要原因是:1)中国大豆消耗量逐年增加;2)中国国大豆产业萎缩。目前中国的大豆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这三个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这三国国内都已经批准转基因大豆的种植。
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数据,2015年中国植物油大豆占比为44%,菜籽油占比为23%,棕榈油占比18%,花生油占比8%,棉籽油占比4%。由此可见中国植物油大部分来自于大豆。
但是中国传统大豆的出油率却远没有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有竞争力。有研究表明,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到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到22%。
这也是中国从国外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之一。 5、我国石油依存度逼近60% 2013年10月,中国正式超过美国的每日624万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净进口国。
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石油净进口约为3.08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9.5%。 据2014年美国霍普金斯学会报告,中国进口的石油19.8%来自沙特阿拉伯,12.3%来自安哥拉,10.9%来自伊朗,7.8%来自俄罗斯。
但是由于2015年国际油价低迷,俄罗斯遭到欧美等国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扩大原油出口,俄罗斯数次超越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出口国。 据能源视线估计,如果中国的目标是储备相当于90天。
转载请注明出处爱问答 » 中国在哪些领域进口量大